以黨建帶隊建,以隊建促業務。近年來,沈陽市沈河區檢察院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上級黨委關于黨建工作的部署要求,持續推動黨建工作與檢察業務深度融合,以黨建+業務“雙螺旋”工作模式,推動檢察工作駛入高質量發展“軌道”,全院上下煥發勃勃生機與活力。
明方向定思路 培育“黨建+”品牌
打鐵還需自身硬。打造“黨建+”品牌,最根本、最基礎的還是要發揮品牌效應,把黨建工作置于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中定位和謀劃,與檢察工作深度融合,統籌推進、相互促進。
2022年,為助力實現沈河區打造“兩鄰”幸福家園、古城復興典范、區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標,沈河區檢察院升級“黨建+”品牌,精選黨員干警組建三支專業化檢察服務團隊,即:“兩鄰”幸福家園檢察服務團隊、古城復興檢察服務團隊和金融中心檢察服務團隊,將黨建工作貫穿于各項工作全過程。
聚焦“舒心就業、幸福教育、健康沈陽、品質養老”四個民生品牌,沈河區檢察院持續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走深走實,瞄準群眾“急難愁盼”,對19個辦實事項目再次梳理細化。
深化“兩鄰”基層治理,通過開展一次普法宣傳、設立一名服務聯絡員、聘請一名公益訴訟監督員、發放一本法治生活寶典等“八個一”舉措,以“民生指數”“用心指數”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滿意指數”。
聚焦“金融全牌照”城市建設,該院通過實地走訪,了解企業所需所盼,專項講授法治課為企業排憂解難,建立微信群搭建更加便捷的工作平臺,為區域大力培育新興金融業態、功能性區域總部和供應鏈金融機構提供法治保障。
維護古城整體環境健康發展,與行政機關簽訂《關于建立沈河區古城保護行政監管與公益訴訟檢察監督銜接配合工作機制的意見》,協同區文旅局摸排了解區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情況,針對于濟川公館外墻破損等問題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并督促修復。
強組織提能力 提升司法為民水平
作為一個區域常住人口近80萬、流動人口超百萬的基層檢察院,沈河區檢察院始終堅持以“水磨工夫”“止于至善”的標準履職盡責,辦好群眾身邊每一件“小案”,以“案結事了人和”為目標,做到一切檢察工作“從政治上看”。
案結事要了。該院秉持“一次救助+長期關懷”的理念,在司法救助中釋放“檢察溫度”。作為家庭唯一勞動力的袁某某因交通肇事案重傷二級,該院為其申請司法救助,推薦就業機會,將其確定為長期幫扶對象,聯合遼寧省眾德慈善基金會對袁某某進行春節慰問,在了解到其子剛參軍入伍后,該院商請區武裝部將其納入了貧困軍人家屬考慮范圍。
案結人要和。該院在依法辦案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定紛止爭作用。在辦理金某正當防衛案時,通過召開座談、公開聽證等方式釋法說理,轉變當事人之間的敵對情緒,促使涉案雙方簽署了互諒協議,從源頭上化解了矛盾。在辦理王某某涉疫尋釁滋事案時,該院在宣判后第一時間前往案發社區進行回訪,向社區書記播放王某某懺悔視頻,力促矛盾化解,實現了案件辦理“三個效果”的有機統一。
融專業守初心 聚焦檢察能動履職
沈河區檢察院追求將案件辦理各環節做到極致,努力實現辦案質效最高、司法資源投入最少、當事人感受最好、“三個效果”最優的辦案目標。
貫徹能動司法檢察理念,落實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對因經濟困難偷吃外賣的配送人員作出不夠罪不捕決定。積極適用輕微刑事案件賠償保證金提存制度,對犯罪嫌疑人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使其在元宵佳節得以與親人團聚,在辦案中彰顯司法關懷。
深入推動訴源治理,抓好一至八號檢察建議落實,始終將檢察建議擺在助推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大局中謀劃推進、精準發力,加大工作力度,聚焦問題導向,注重建議質效,積極為區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貢獻檢察智慧和檢察力量。
下一步,沈河區檢察院將以榮獲全省先進基層檢察院為新的起點,以“爭創一流業績、奮力走在前列”為目標,依法能動履行檢察職能,不斷推動檢察工作現代化,為服務遼寧振興發展積極貢獻力量。